近年來,我國醫藥流通體製改革不斷深入,特別是2016年12月,商務部發布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對提升藥品行業集中度和藥品供應鏈管理能力等方麵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該規劃特別指出:我國醫藥流通現代化水平不高,具體表現在:現代醫藥物流技術尚未廣泛采用,流通成本較高;中藥材現代流通倉儲設施缺乏,流通方式落後;藥品供應鏈管理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實現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目標和藥品流通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藥品流通行業發展麵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此背景下,不少醫藥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力度,通過管理與技術升級的方式打造相應的物流服務能力,帶動了醫藥物流行業新業務模式、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發展。其中,物流中心作為醫藥物流服務的關鍵節點,其能力建設也麵臨著新一輪的升級挑戰。
針對上述趨勢,本次專題邀請了幾家有代表性的醫藥流通企業、三方物流企業,以及相關的物流技術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圍繞當前醫藥物流中心管理與技術升級的需求點、難點、實現途徑、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了全麵解讀,並分享了各自的實踐經驗,以期為更多企業帶來啟示和借鑒。
2016年12月,商務部發布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基本適應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網絡布局優化、組織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較高、安全便利、群眾受益的現代藥品流通體係。該規劃的具體目標是,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
而目前我國醫藥物流行業的現實情況卻與上述目標相距甚遠,同時隨著“兩票製”推行,藥品流通企業亟待加快發展步伐,特別是需要補足物流短板,大力建設符合新版GSP認證要求的現代化醫藥物流中心。因此今後幾年,我國醫藥物流中心建設需求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我國醫藥物流中心呈現分化態勢
2015~2016年,我國藥品流通市場規模穩定增長,但增速進一步放緩。據全國藥品三方物流聯盟的預測,2016年我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預計在18300億元,比2015年約增長10%;2016年,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約為3500億元。目前,我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508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4981家,下轄門店204895家,零售單體藥店243162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8057家。全國藥品三方物流聯盟以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藥品批發直報企業為口徑進行預測,2016年我國藥品銷售直報企業商品配送總額約為12500億元,其中承接第三方業務配送額約占18%;直報企業共擁有符合新版GSP標準的藥品物流中心約為970座,倉庫麵積超過950萬平方米。這970座大型醫藥物流中心是我國管理水平較高、軟硬件技術較為先進的醫藥物流中心。而其他大大小小一萬多家藥企實際在用的藥品倉庫絕大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人工依靠紙單揀貨的階段,作業方式粗放。
依據國務院於2016年初取消從事第三方藥品物流業務審批的精神,我國醫藥公司或物流服務企業如果具有通過GSP認證的藥品倉庫和相關資質的人員、設備、運輸車輛和溫濕度監控手段,在作業流程符合GSP及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完全是可以自主向各類醫藥大健康企業提供三方物流服務的;但是目前 的症結就在於能夠取得藥品GSP資質的現代化的醫藥三方物流庫房太少。
政策的不同,導致我國醫藥物流中心的管理與建設水平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我國現有的針對醫藥物流的管理政策,是將醫藥物流倉儲基本分為普通GSP庫房和現代醫藥物流庫房兩類。普通GSP庫房隻要滿足藥品質量與物流管理的 低要求即可,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基本還處於人工作業、紙單管理的階段,庫內並無強製要求必須使用一些先進的管理軟硬件設備,倉庫硬件隻要達到溫控要求即可。而各省針對現代醫藥物流庫房的政策不一,但是基本都要求如下條件:具有實際有效利用麵積不低於15000平方米的符合新版GSP的溫控藥品倉庫、具有中央空調係統、不低於5個巷道的自動化立體庫、具有有效利用高度不低於8米的高位貨架、至少2台電動叉車、不低於20台配送車輛、不少於20把RF手持終端、不少於300個電子標簽、具有穿越倉庫多個功能區的自動分揀傳輸係統、具有溫濕度監控係統、TLOG-WMS倉儲管理係統等(各省標準有所差異,此處僅為示例數據)。這就意味著投資普通庫房僅需一兩百萬人民幣,而投資現代物流醫藥庫房的成本 低也需要數千萬人民幣,兩者的差異很大。
市場格局決定醫藥物流建設與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醫藥流通經濟總量中,超過60%是以各級公立醫療機構為主要銷售對象的純銷業務,剩下的40%又分為商業藥企之間的分銷調撥和零售藥店的終端銷售。其中,針對公立醫療機構這部分業務正是受到國家醫改重點關注的業務,受到我國醫藥流通“兩票製”製度的影響 大。所謂“兩票製”是指,藥品從藥廠賣到經銷商處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兩票”替代目前常見的七票、八票,減少流通環節。兩票製的實施和推廣,要求我國藥品物流體係在壓縮層級的同時,必須能夠實現廣覆蓋和深覆蓋,這就意味著可以為社會各類藥企服務的具有藥品三方物流服務能力的大型、現代化醫藥物流中心將成為我國未來藥品流通經濟中的主流角色。
上述趨勢,意味著我國各地規模藥品流通企業向現代物流藥企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否則隻能成為以當地縣級及以下城鄉市場配送服務為主的小型城鄉終端經營類藥企。全國藥品三方物流聯盟調研後認為,根據省情不同,每個省需要具有社會三方物流服務功能的現代化大型藥品物流中心不能低於15~25家。因此在“十三五”期間,現代物流藥企的總數量可能會有較大程度增長。
根據國內知名的醫藥物流自動化集成機構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調研,具有社會服務功能的現代醫藥物流中心必須具有合規的硬件如庫房設施,可以為各類企業提供代儲、代運服務;具有現代化的自動化與信息化作業設備如分揀係統,可以為多家企業精細化的貨品管理與快速出入庫作業服務;具有專業的物流團隊,可以為客戶開發物流金融、品種共享等配套服務。
因此,在滿足上述功能和建設標準的前提下,企業如要建設合規的藥品現代物流中心,必須獲取不低於60畝的土地,同時要建設物流庫房之外的辦公樓、宿舍等配套建築。如果按照現有的藥品三方物流 低標準進行建設,一座現代化醫藥物流庫房內的各項軟硬件設備和中央空調、消防設施等配套設備的硬件投入資金約為2500萬人民幣(不包含土地購置成本)。這就意味著我國還將有大量的中小藥企和醫藥零售門店的物流中心,既無法滿足兩票製的要求,也無法為業內同行提供盈利性服務,更無力建設和升級其現有的物流庫房,此類企業將麵臨“關、停、並、轉、退”的局麵。
我國醫藥物流的發展趨勢
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和“兩票製”在全國範圍強製推行,國務院取消了從事藥品三方物流業務的審批事項。這就意味著我國醫藥三方物流的建設與管理將走向社會化;形勢將倒逼我國大型醫藥物流中心的管理水平與信息化水平飛速提高。
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指出,政府主導製定的標準由6類整合精簡為4類,分別是強製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推薦性地方標準;市場自主製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在標準製定主體上,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製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供市場自願選用,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在標準管理上,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自主製定發布,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針對我國缺乏全國層麵的藥品三方物流建設與運營標準的現狀,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商業分會牽頭,與業內眾多醫藥企業一起研究、起草了團體標準《藥品三方物流建設與運營管理規範》(征求意見稿),並擬在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近6000家會員單位中實行。
該團體標準規定了具有藥品三方物流服務能力的現代醫藥物流中心的建設麵積、配套使用的主要物流設備、運輸車輛、信息係統等。作為業內首部醫藥物流領域的團體標準,將對正式的政策製定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將對企業的物流建設與運營起到幫助。
同時,全國藥品三方物流聯盟秘書處調研發現,在麵積超過5000平米的醫藥庫房內,WMS係統、電子標簽揀選係統、RF手持終端等設備的使用已經普遍化,倉庫管理呈現明顯的無紙化、信息化趨勢;在麵積超過20000平米的醫藥庫房內,自動化立體庫、穿梭車、高速分揀機、瀑布式分揀裝置、AGV(自動導引車)等自動化物流設備也開始在醫藥庫房內使用。預計我國醫藥物流中心管理與使用的現代化技術設備將重點表現在“多貨主”WMS係統、語音與電子標簽揀選係統、箱式自動化立體庫、高速分揀機、AGV以及貨到人揀選技術。目前國內已經有一些醫藥物流中心開始應用上述技術。
醫藥物流中心建設前景看好
根據全國藥品三方物流聯盟的調研和統計,目前我國取得了省級藥監部門批文的藥品三方物流企業還未超過160家,占我國醫藥商業企業數量的比例不到2%,而且企業規模大小不一。而取得藥品三方物流資質的企業大多數還是以傳統的藥品批發銷售為主營業務,國家也尚未將藥品三方物流收入納入統計,這就導致無法取得現有藥品三方物流業務的確切市場占比。
需要看到的是,僅僅依靠這一數量的現代化醫藥物流中心,是無法實現我國藥品流通網絡全覆蓋的,更談不上保障城鄉百姓的用藥安全和用藥需求的。據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常年調研和預測,我國需要的具備現代物流中心的藥企數量至少在1700家左右,目前缺口巨大,亟待加快發展。
商務部發布的《規劃》提出,要在2020年實現“合理規劃行業布局、健全藥品流通網絡,提升流通管理水平、打造現代醫藥供應商”、“構建遍及城鄉的流通網絡”、“發展現代綠色醫藥物流”等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在結合我國各區域自然條件不一、發展水平不一的現狀,筆者認為現代醫藥物流企業還需要分類發展,如一類現代物流藥企還是應以自身的藥品銷售為主營業務,以異地工業藥企的代儲、待運為輔助業務,麵向物流中心所在地200公裏配送半徑範圍內的城鄉醫藥客戶進行配送服務。這類企業在當地往往具有深耕細作的物流配送網絡,對當地醫療機構、藥店、個人診所等進行了深覆蓋;其物流中心重點需要解決大拆零、多批次小批量的作業問題。
在我國經濟和運輸條件較好的東部、華北等地區,這樣的企業可以實現對當地自身所在的醫藥流通細分市場的贏者通吃態勢。但是在我國廣大中西部以及多山地區,必須存在大量的中小藥企作為其物流網絡的補充,才能達到文件要求的“健全城鄉藥品流通網絡”的效果。
還有一類更加具有社會服務性質的現代物流醫藥企業,自身的藥品經營規模不大,但是主要為異地工業藥企和當地中小商業企業提供各類代儲、待運、代收資金、倉單質押、訂單保理等專業的三方物流服務。此類企業,可以實現藥品流通供應鏈中貨物所有權與物流服務權的分離,是我國藥品流通“兩票製”政策得以成功的重要一環。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調研發現,昆明鑫源堂現代醫藥物流中心就是這種類型企業的代表,該公司已經為超過100家的醫療器械企業提供各類專業的三方物流服務。
這種企業的核心之處在於,為各類工業藥企和當地中小商業藥企建立了一個合規的物流服務平台,解決客戶發展中的後顧之憂並成就自身的經濟效益。在這個物流平台基礎上,可以衍生出物流金融、BTC品種資源共享等多種盈利服務,目前是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商業分會大力倡導的藥品三方物流試點案例。
來源:物流技術與應用
021-67752755
電話:021-67752755
傳真:021-67752755
手機:138-1729-3777
郵編:201600
地址:上海市鬆江區聯營路615號新尚科技園9棟